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31.
针对高度动态变化的卫星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拓扑图的可视化方法。动态拓扑图可视化的难点在于如何保持动态可视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使用户容易地感知到网络中所发生的拓扑变化。根据卫星网络的动态变化特点,构建连续的动态拓扑图模型;设计一种保持布局稳定性的策略,并基于力引导思想提出一种动态拓扑图布局算法;以Iridium系统为典型实例,验证本文的可视化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以清晰的可视化图像支持用户对卫星网络动态拓扑的感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2.
Ordered flow shop models have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 since the mid‐1970s and proportionate flow shop models have appeared since the early 1980s. We provide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se models along with some analysis and potential topics for future research.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3  相似文献   
133.
在可视导航卫星数少于四颗、无法进行传统导航解算的恶劣环境下,导航接收机可利用外部高程气压计提供的高程或者内部守时模块的钟差等信息进行应急辅助定位。在该应急辅助定位工作模式的误差分析中,传统导航定位误差传递模型无法适用。针对此问题,本文在研究三星结合高程、三星结合钟差、双星结合高程钟差等几种应急辅助定位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应急辅助定位误差传递的分析模型,利用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定位精度的分析,说明根据卫星分布特点可以按照本文方法量化得到伪距测量与辅助信息的精度的最优数量级关系,可以用最小代价实现定位精度的提升。该结论可指导接收机外部辅助器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4.
为了使跟踪环路得到最高的输入信噪比,卫星导航接收机在时延估计时应使用匹配滤波器。但出于节省硬件资源的考虑,卫星导航接收机通常采用积分清零器完成相关运算。然而积分清零器相对于匹配滤波器存在性能损耗,对此目前尚无量化的结论。本文推导出积分清零器性能损耗的解析表达式,并使用Monte Carlo仿真的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当采样率为2倍的前端带宽时,积分清零器相比匹配滤波存在约0.44dB的损耗,当采样率提高到4倍信号带宽时,积分清零器的性能损耗几乎可以忽略。该结论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天基预警卫星对导弹位置和速度的预测误差是引导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远程预警雷达和跟踪制导雷达的搜索性能.根据天基预警卫星视线角误差和导弹目标经验数据,设计导弹预报误差估计模型,计算预报误差带半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理想弹道目标进行观测误差协方差分析,可以获得预警卫星观测的水平及垂直平面预测误差带.  相似文献   
136.
We study a deterministic two‐machine flow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an assumption that one of the two machines is not available in a specified time period. This period can be due to a breakdown,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r processing unfinished jobs from a previous planning horizon. The problem is known to be NP‐hard. Pseudopolynomial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s and heuristics with worst case error bounds are given in the litera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y are different for the cases when the unavailability interval is for the first or second machine. The existence of a fully polynomial time approximation scheme (FPTAS) was formulated as an open conjecture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the two cases of the problem under study are equivalent to similar partition type problems. Then we derive a generic FPTAS for the latter problems with O(n54) time complexity.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4.  相似文献   
137.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just‐in‐time job shop environments (job shop problems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sum of tardiness and inventory costs), subject to uncertainty due to machine failures. We present techniques for proactive 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at exploit prior knowledge of uncertainty to build competitive release dates, whose execution improves performance. These techniques determine the release dates of different jobs based on measures of shop load, statistical data of machine failures, and repairs with a tradeoff between inventory and tardiness costs.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methodology is very promising in comparison with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the best of 39 combinations of dispatch rules & release policies,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breakdowns. We observe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active technique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approaches improves in schedule quality (maximizing delivery performance while minimizing costs) with increase in frequency of breakdowns. The proactive technique presented here is also computationally less expensive than the other two approaches.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4  相似文献   
138.
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卫星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卫星通信系统面临的各种干扰类型,综述了现有卫星通信系统常用的抗干扰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国外的发展现状,包括天线抗干扰技术、扩频技术、星上处理技术等.讨论了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和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针对某特种车辆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的高要求,采用了TTCAN总线系统,为实现TTCAN系统的静态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AL算法的改进算法——谐波周期算法,并通过MATLAB建立了系统的调度表。针对谐波周期算法的不足,结合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信息传输的重要程度对静态调度表进行了适当的修改。通过与AL算法的对比分析,证实了改进的谐波周期算法在保证系统中周期型消息实时性能前提下,为非周期型信息获得了更大的传输带宽,又使系统信息传输的时间分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0.
为促使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系统尽早加入国际原子时计算,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及捷克无线电工程和电子学院两个守时实验室接收机产生的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观测数据,开展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时间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北斗三号信号的多路径噪声影响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信噪比优于北斗二号信号。对比已有的研究,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B1C和B2a)共视时间比对的噪声相对于北斗三号卫星播发的北斗二号兼容信号体制(B1I和B3I)有较大的改善,其结果与GPS、Galileo共视比对结果相当,且在零基线共钟比对中,基于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比对钟差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北斗二号信号提高了40%以上;利用北斗三号新信号体制共视得到的亚欧两地钟差噪声小于北斗二号信号,且比对钟差的稳定度相对于北斗二号提高了10%以上。该试验也可为北斗三号时间比对纳入国际原子时计算提供相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